作为教师,都希望学生学习内容一听就会,作业一做就对.然而,现实并非如此.在日常教学中,学生数学作业中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其实这也正常,不经风雨,怎见得彩虹,这正是学生认知规律的体现.正如当代科学家、哲学家波普尔所云:“错误中往往孕育着比正确更丰富的发现和创造因素.”那么,教师如何善待这些错误,将错误变废为宝,让错误成为“财富”?笔者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与体会.
一、“误”中有悟诚可贵
在数学教学中,作为教师,不能轻易放过学生的任何一个错误,没有错误就没有成功.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自己纠正错误,这才是学生纠错的最高境界.教师可以将学生的错解公布出来,作为第二次作业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来一次纠错大行动,这不仅符合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更能引发学生浓厚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全等三角形时,笔者给学生布置了两道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的证明题,收上来批阅的时候,发现学生的解题过程“大病没有,小病不少”,为此,笔者张榜了两个具有代表性的错解,要求学生来个“捉错大行动”
第1题:已知:如图1,AC⊥BC,DC⊥EC,AC=BC,DC=EC,求证:∠D=∠E.
下面是小A同学的方法:
证明:在△ACE与△CBD中,AC⊥BC,DC⊥EC,则∠ACB=∠ECD=90°. 又AC=BC,DC=EC,则△ACE≌△BCD,则∠D=∠E.
图1
图2
第2题:如图2,已知AC、BD交于点E,∠A=∠B,∠1=∠2.求证:AE=BE.
下面是小B同学的方法:
证明:在△ADC和△BCD 中,∠A=∠B,DC=DC,∠2=∠1,则△ADC≌△BCD.
则△ADC-△DEC=△BCD-△DEC,即△ADE≌△BCE.
则AE=BE.
错解张榜公布后,学生议论纷纷,跃跃欲试,都想做一回“捉错英雄”,可有些学生就是找不出其中的错误.而班内堪称“解题王”的王俊生同学,勇敢地揭下了榜,并且公布了自己的“战果”.下面就是王俊生同学的纠错战果.
第1题:小A的证明似乎有理有据,但细心的你是否发现,上面的证明中,错误地应用了“SAS”,即∠ACB与∠ECD并不是这一对三角形中的内角,因此他用的是“歪理”.
正确证明:由AC⊥BC,DC⊥EC,得∠ACB=∠ECD=90°.则∠ACE=∠BCD.
在△ACE与△BCD中,AC=BC,∠ACE=∠BCD,DC=EC,则△ACE≌△BCD,则∠D=∠E.
感悟: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法律”,证明三角形全等必须“遵纪守法”.
第2题:小A的证明中,将等式性质盲目地搬到了全等三角形中,这是完全错误的.
正确证明:在△ADC和△BCD中,∠A=∠B,DC=DC,∠2=∠1,则△ADC≌△BCD.则AD=BC.
在△ADE和△BCE中,AD=BC,∠A=∠B,∠AED=∠BEC,则△ADE≌△BCE.则AE=BE.
感悟:代数和几何虽然有联系,但它们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区别,我们不可不分青红皂白而张冠李戴.
这种纠错行动很特别,很有趣且很有效.从纠错中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远比学生纠错有意义得多.因此,善待学生的“错误”,如何把“错误”变成教学资源,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从中我们不难得到:错误取之于学生,又用之于学生,这样组织学生改错,往往会产生更好的纠错效率,更能使学生有效地避免“重蹈覆辙”.
二、无中生“误”情有原
常言道:防患于未然.又云:亡羊补牢,未为晚矣.意思是说,在问题没有发生的时候,要有防范意识,即使发生了,只要以后多加注意,也没有什么问题.其实,学生学习数学不就是如此吗?作为教师,不鼓励学生犯错,应给学生防范错误支招.当学习了某个单元的知识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错解,搜集错解,找到错误的原因.
例如,在学习了因式分解后,我发动学生开展搜集因式分解的错解行动,并要求给出正确解法,部分成果如下:
1.符号出错
例1 分解因式:-ab(a-b)2+a(b-a)2-ac(a-b)2.
错解:原式=a(a-b)2(-b+1-c).
正解:原式=-a(a-b)2(b+c-1).
2.公式用错
例2 分解因式:4(2p+3q)2-(3p-q)2.
错 解 :原式=[4(2p+3q)+(3p-q)][4(2p+3q)-(3pq)]=11(p+q)(5p+13q).
正解:原式=[2(2p+3q)]2-(3p-q)2=(4p+6q+3p-q)·(4p+6q-3p+q)=(7p+5q)(p+7q).
3.分解不彻底
例3 分解因式:8a-4a2-4.
错解:原式=4(2a-2a2-1).
文章来源:《财富生活》 网址: http://www.cfshzz.cn/qikandaodu/2021/0302/1160.html
上一篇:媒体融合省带县模式财富和包袱
下一篇:传统品牌诚信财富观的现代启示以瑞蚨祥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