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如何赚取财富,以及如何对待财富成为了永恒的社会主题。因为财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给人类带来幸福,我们有必要探讨一下财富与幸福的关系。准确的来说,财富确实可以给我们带来一定的物质基础,帮助我们度过人生的许多难关,而幸福则是我们一生所在追寻的对生活意义的自我感悟。在追寻过程中,感悟财富变成了我们追求的对象,而对幸福的感悟能力则显示出了不同人对财富的创造、财富的分配以及财富的消费的理解有所不同,随之导致了不同人在财富与幸福之间做出了迥异的选择。
一、幸福观的主要内容
什么是幸福?有人说,生病时,健康就是幸福,有人说,贫穷时,吃饱就是幸福,还有人说,孤独时,有人陪伴就是幸福。不错,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你的一种生活体悟,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文化程度和人生目标的不同,人们对幸福的看法也各不相同。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金钱的欲望肆意增长,对金钱的追求也不择手段,似乎,财富成了好多人努力奋斗的唯一诉求。结婚,生孩子,孝敬父母,似乎这些事情没有钱都不行。在他们看来,住不起大房子,就是不幸福,开不起豪车,也是不幸福。总而言之,他们把所有的不幸福归于没有钱,所有让他们感到不快乐的就都是不幸福。他们把快乐等同于幸福,殊不知,快乐与财富只是幸福来源的一种方式,想要获得幸福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快乐与财富的追求之上,我们可以通过快乐与金钱来追寻幸福,但不能止于此。
那么,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告诉我们,金钱并不等于幸福,财富只是获得幸福的一种手段。财富是不是等同于幸福?拥有财富是不是就一定能获得幸福?如果不是的话,那么财富与幸福的相关平衡点又在哪里?
美国学者坎贝尔曾做过一份研究,是关于美国人的生活质量的,他发现在美国那样的发达国家家庭形态当中,可以影响生活满意度的各个因素当中,财富出人意料的排位到了第十一位,而综合评价只有十二中因素,也就是说财富处于影响幸福因子的倒入第二位,其影响力微乎其微。而类似的统计由中国新华网,在2004年公布的《2005年社会蓝皮书》显示,处于中国农村的较低收入的群体其幸福获得感要比城镇居民高。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统计,都显示出了财富与幸福获得感的断裂,这种非同步性,而这种不协调的原因究竟在哪?
亚里士多德曾经提出过四因说的观点,他认为凡是事物都有形式因、质料因、动力因、目的因,而其中目的因是终极的,也是最重要的,亚里士多德相信自然界当中,每一件事物都有他的目的因。“人的任何一种实践与选择,都是以某种善为目的”。他认为,善是最终的目的,但是在众多目的当中也区分主导的善和从属目的的善。而因自身而被追求的是主导的善,其余便是从属的善,从属的善是成就主导善的手段。很明显,幸福便是最终的善也是主导的善,因为人类追求幸福不是为了得到其幸福的附属品,而是为了得到幸福本身。所以,亚里士多德相信,幸福是人生最大的善,其他的善一定是为了实现幸福的工具。而财富在人生道路上,确实会给人带来一定的幸福感,但是财富不是自足的也不是完善的,因为人们追求财富,并不是因为他是财富而追求他,而是因为追求它得到它以后,我们可以得到一定量的心理上的安慰,身体上的享受,事业上的顺利而已。财富终究还是沦为了谋求最高善道路上的一个工具,一个途径,一种手段。因此,我们可以从亚里士多德关于最高目的论中看到,幸福才是最高的善,是终极唯一的,手段与工具确是多种多样的,他们彼此并不一定是和谐一致的。
因此,亚里士多德有关幸福和财富关系的论述,对于当今社会如何理解两者的内在关系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财富观的伦理学体现
财富是什么?财富不是天然存在的,它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一定阶段随之产生的,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直接导致了剩余产品的出现。由于大量剩余产品的聚集,使得人们对其产生了极强的占有欲,并最终导致了人们产生了财富的观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对不同时期的财富必然存有不同的理解,当今社会我们把财富理解为对人类有一定价值的东西,这其中不仅包括物质财富,还有精神财富。物质财富是指可以满足我们生活需要的物品,而精神财富指的是可以让我们身心愉悦的东西。而在两者之间,物质财富扮演了决定性的角色,因为他是我们人类健康生产生活的必要保障。而亚里士多德也对此作出肯定,他说道“一个人如果没有生活的必需品,他就无法生存”。按照他的理解,维持生命的正常发展需要一定的物质工具,而财富就是对这种工具的大量聚集。
三、关于财富与幸福的辩证关系
由亚里士多德的论述可知,财富只不过是寻求幸福这样的终极善路途中的一个手段一种工具而已,他的存在不一定会导致幸福的到来。虽然说等到获取大量财富以后,其可以给我们带来大量的好处,但这并不能和幸福画取等号。毕竟,幸福所包含的不仅仅是一定的物质需求,还有大量的精神方面的满足感,只是财富物质的获得必然不能与幸福等同。类似
文章来源:《财富生活》 网址: http://www.cfshzz.cn/qikandaodu/2020/0629/334.html